top of page

福佬民謠

  以福佬話唱,經集體創作、代代口耳相傳下來、流傳於台灣民間的歌謠。因福佬系人口佔台灣人口之七成,福佬民謠成為台灣傳統文化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可分為下列三個地區:

 

(一)彰南地區

  彰南地區為福佬人在台灣最早開墾的區域。此地區民謠有早期自中國,尤其是閩南地區流傳過來的,也有先民從生活體驗中發展而成的。代表性歌曲如 〈卜卦調〉、〈乞食調〉、〈牛犁歌〉、〈天黑黑〉、〈病子歌〉、〈哭喪調〉、〈勸世歌〉、〈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六月茉莉〉、〈五更鼓〉、〈高雄民謠〉、〈桃花過渡〉等。部分曲調亦用於說唱、歌舞小戲與歌仔戲中。

 

(二)恆春地區

  恆春因為有原住民、福佬與客家族群,音樂上呈現多元融合的特色。主要有 〈牛尾擺〉、〈四季春〉、〈思想起〉、〈恆春調〉、〈甘蔗好吃〉、〈耕農歌〉等。

 

(三)北宜地區

  蘭陽地區早年由於交通不便,民謠有平實純樸的獨特風格,著名的宜蘭民謠有 〈丟丟銅仔〉、〈五工工〉、〈一隻鳥仔找無巢〉、〈宜蘭調〉等。大台北地區因外來文化滲入,在音樂上較不具特色,用於歌仔戲曲牌的〈台北調〉與〈崁仔腳調〉為早期盛傳於此地的民謠。

〈六月田水〉、〈一隻鳥仔〉

嘉義民謠,簡上仁彈唱

〈思想起〉恆春民謠,詞隨演唱者編造,如許丙丁創作的詞為「思啊想啊起,日頭出來啊伊都滿天紅...」,這裡陳達唱:「思啊想啊起,祖先堅心過台灣... 」

〈牛尾絆〉(又名〈牛尾擺〉、〈牛母絆〉) 恆春民謠

廖錦棟演唱

〈牛尾絆〉恆春民謠

林允祥演唱

 

〈楓港調〉屏東楓港民謠

林允祥演唱

民謠與傳統民俗曲藝

 

  許多福佬民謠的曲調應用於傳統民俗曲藝中:結合文學劇本成為「唸歌」(說唱);結合舞蹈肢體動作成為「車鼓」、「牛犁」等「歌舞小戲」;同時結合文學劇本與舞蹈肢體動作,則成為「歌仔戲」。

 

(一)唸歌 (說唱):

  「唸」、「唱」合一的歌曲,由早期中國閩南地區「錦歌」發展而來。以台語發音,用月琴彈唱,為過去台灣基層民眾主要休閒活動之一。歌詞內容貼近人民生活,甚至有勸世意義。常見的曲調〈江湖調〉(也稱〈勸世歌〉〉、〈七字仔調〉、〈乞食調〉等。楊秀卿為說唱藝術的國寶級人物。

〈勸世歌〉說唱歌謠

呂柳仙月琴彈唱

〈一生傳〉

楊秀卿月琴彈唱,楊再興大廣弦

〈乞食改良新歌〉

楊秀卿月琴彈唱,王玉川大廣弦

(二)歌舞小戲:

  載歌載舞的表演方式。常見的有福佬系的「車鼓」、「牛犁」及客家系的「採茶」。台灣的民間遊藝團體通稱「陣頭」,分有武陣與文陣兩類,此類小戲由文陣演出。

 

車鼓陣

     「車鼓戲」的戲目,有〈桃花過渡〉、〈五更鼓〉、〈病子歌〉、〈十八摸〉等。桃花過渡是最受歡迎的車鼓戲,一男一女演出,女演「桃花姐仔」,男飾「撐渡伯仔」(渡船夫),兩人「相駁」(俗作「相褒」)一唱一合,逗趣活潑,常見於迎神賽會時的遊行行列。

 

牛犁陣

     「牛犁陣」又稱為「駛犁陣」,是由五個演員圍著一隻牛 (用紙糊成的假牛頭,隻手頂住套在人頭上) 組成,這五個演員演的角色為農家老夫婦及女兒、長工和地主等五人。牛犁陣所唱的曲調叫〈牛犁歌〉或〈駛犁歌〉,伴奏的樂器有殼子絃、三絃、笛、四塊 (四寶) 及嗩吶等。

 

〈桃花過渡〉車鼓調

劉福助、王瑞霞演唱

車鼓陣解說

〈車鼓〉雲林旭陽車鼓劇團演出

〈牛犁歌〉嘉南民謠,許丙丁詞,鳳飛飛演唱

〈牛犁陣〉台西鄉光華村表演

(三)歌仔戲

  「歌仔」二字,含有山歌、小曲之意。「歌仔戲」以流傳於台灣民間的歌謠小曲為基礎,吸收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方式,並以台灣閩南語演出的一種古裝歌唱劇。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逐漸成為大戲。以下舉出 〈七字仔調〉、〈哭調〉、〈都馬調〉、〈五更鼓〉、〈走路調〉、〈江湖調〉、〈乞食調〉等曲調。

〈七字仔調〉紀露霞演唱

〈七字調〉(歌仔戲)

包羅萬象歌仔調:七字調的世界

包羅萬象歌仔調:哭調的世界

包羅萬象歌仔調:都馬調

〈都馬調〉(歌仔戲)

〈五更鼓〉鄭美月琴彈唱

車鼓陣解說

〈五更鼓〉(歌仔戲《陳三五娘》)

〈走路調〉(歌仔戲《楊家將》)

〈乞食調〉邱繪珉演唱

〈乞食調〉(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

〈江湖調〉(歌仔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