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台語流行歌曲
起源
台灣流行歌曲起源於1930年代,是在殖民宗主國日本的文化與傳統中國文化交會之下,受逐漸成熟之唱片工業、西洋音樂風格影響,演變出初始的樣貌。
台灣流行歌曲發源的兩路線:
一、源於日本「新民謠」
1927年開始,日本在台推行「新民謠」。所謂「新民謠」是奠基於傳統音樂的創作歌曲,乃日本二十世紀初受到美國爵士音樂傳入之衝擊,發展出來本國的音樂風格。此時,住在台灣的日本人以日語寫下了描寫台灣的歌曲,如〈南國節〉、〈水產節〉、〈南之島〉等。1931年起古倫美亞及勝利唱片公司分別推出「台灣新民謠」的唱片,歌詞為日語。1933年由鄧雨賢作曲、文聲唱片發行的〈大稻埕進行曲〉即屬於此類。
二、由中國、台灣民謠演進
1930年 「鷹標牌」(Eagle) 開始發行「流行歌」唱片,如〈跪某歌〉及〈五更相思〉,由大稻埕藝旦阿快演唱。但這些屬於傳統的民謠曲風,為清末民初時流傳到台灣的曲調,尚不能稱作是真正的流行歌曲。
1931年〈雪梅思親〉的唱片在市場締造銷售佳績。這首歌的曲調被稱為「廈門調」,可能是從廈門流傳來台,歌詞陳述雪梅在失去丈夫後辛苦撫養幼兒的心情。此故事在1920年代被改編成歌仔戲,在台灣民間流傳甚廣。後經陳秋霖採集編詞,大稻埕知名藝旦幼良演唱灌錄成兩片唱片 (四面)。
〈大稻埕進行曲〉(1933)
鄧雨賢作曲,日語歌詞
《臺灣歌謠--五更相思》
莊永明主述
影片主題歌的流行
1932年中國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台北大稻埕「永樂座」戲院上映,為了宣傳此片吸引觀眾,詹天馬 (詞) 與王雪峰 (曲) 創作宣傳歌曲,雇用樂隊在大街小巷演奏。此曲因歌詞簡易、旋律輕快明朗,不久就在台北流傳開來,隨後灌錄成唱片發售,造成熱銷,成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也帶動了「影片主題歌」的創作風潮。著名的電影主題曲有〈怪紳士〉、〈懺悔的歌〉、〈倡門賢母〉等 (均1933)。
唱片公司確立了台語流行歌的創作方向,開始請專業人士作詞作曲 (「專屬制度」)。源自台灣民謠、在日本流行歌影響之下,台灣本土的「流行歌曲」發展出了最初樣貌。
電影《桃花泣血記》影片
〈雪梅思親〉(1931)
幼良演唱,第一面
〈桃花泣血記〉(1932) 純純原唱
1933-1939 著名的創作者與作品
日治時期的台語流行歌為商業目的產品。透過留聲機、唱片與廣播的發達,這些歌曲得以行銷,引起流行。當時台語歌的製作幾乎掌握於日及資本家手中,錄音及唱片製作技術也都受日本唱片公司掌控。
1933年起,因為優秀的創作者被唱片公司發掘、聘用,台語流行歌發展出新的作詞作曲及宣傳型態。此時期著名的歌詞作家有:陳君玉 (1906-63)、李臨秋 (1909-79)、周添旺 (1910-1988)、陳達儒 (1917-92) 等。鄧雨賢 (1906-44)、姚讚福 (1909-67)、蘇桐 (1910-74) 與陳秋霖 (1911-92) 為作曲四大天王。
以下依作曲家列舉代表歌曲:
1) 鄧雨賢
〈月夜愁〉(1933) 原為平埔族歌謠,鄧雨賢改編,周添旺詞,純純原唱
〈望春風〉(1933) 李臨秋詞,鄧雨賢曲,純純原唱
〈雨夜花〉(1933) 周添旺詞,鄧雨賢曲,純純原唱
〈四季紅〉(1934) 李臨秋詞,鄧雨賢曲,純純、豔豔原唱
2) 周添旺
〈河邊春夢〉(1934) 周添旺詞曲,靜韻原唱
3) 蘇桐
〈農村曲〉(1935) 陳達儒詞,蘇桐曲
〈日日春〉(1935) 陳達儒詞,蘇桐曲
〈青春嶺〉(1939) 陳達儒詞,蘇桐曲
4) 姚讚福
〈心酸酸〉(1936) 陳達儒詞,姚讚福曲,秀鑾原唱
〈悲戀的酒杯〉(1936) 陳達儒詞,姚讚福曲,秀鑾原唱
〈夜半的大稻埕〉(1937) 陳君玉詞,姚讚福曲,純純原唱
5) 陳秋霖
〈白牡丹〉(1936) 陳達儒詞,陳秋霖曲,根根原唱
〈滿山春色〉(1939) 陳達儒詞,陳秋霖曲
推薦閱讀
林良哲。2015。《台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台中:白象文化。
莊永明。2010。〈臺語歌謠史略─兼談日治時代流行歌〉。《第肆屆俗文學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初稿彙編》。